近日,母婴行业不断传来政策利好消息。
首先是《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》正式出台,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,对符合条件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补贴。据国家卫健委估计,这一项全国性的措施,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。
同时,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《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》,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,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。
这些“真金白银”的投入,是一项长期的制度性安排,也是“投资于人”的重要措施,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,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。
8月原本是母婴销售的“淡季”,但不少母婴商家在此期间纷纷开启“价格补贴季”,优惠力度空前,积极响应育儿补贴政策,特别是纸尿裤、待产包、奶粉等刚需消费品。
如Babycare投入数千万元,发起“待产包补贴活动”,精心准备从分娩当天至新生儿阶段,宝宝及妈妈所需的30件套待产包,原价269元,补贴后价格仅需99元,且赠送一张100元无门槛券,相当于免费赠送待产包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家庭育儿成本。
京东在这个8月接连开启“奶爸盛典”、“母婴试用盛典”等,“国家补贴”专区也辟出母婴品类,宝宝餐椅、恒温水壶、婴儿推车均可享受相应国家补贴。而飞鹤奶粉等全新开启“育儿补贴”,新客可直接领取5罐正装奶粉,惠及广大消费者。
随着国家层面育儿补贴制度的正式落地,一场由政府引导、社会协同、全民参与的“育儿成本减负”行动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。政策与市场的“双重补贴”形成共振效应,不仅能切实降低家庭的育儿负担,更释放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积极信号,将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