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客之家 > 聚焦 > 正文

聆听钢轨上的“中国心跳”

来源: 光明网 时间:2025-07-25 20:29:04 阅读量:12334   

7月21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布“十四五”交通成绩单:高铁4.8万公里、占全球七成,城市轨道提前达标,建制村快递100%通达。亮眼数字背后,是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钢铁脉络,正将发展红利精准输送到每一个普通人脚下。

铁路首先改变的是“空间感”。京津冀、长三角、成渝城市群都已拥有“一小时生活圈”,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在不同时空之间川流不息。更重要的是,偏远地区不再被“折叠”:大凉山樱桃、恩施茶叶坐上动车,24小时走进上海超市;新疆核桃搭乘中欧班列,15天抵达马德里。交通缩短的不只是距离,更是机会鸿沟。

其次,铁路重塑了“治理观”。高铁网、普铁网、市域铁路网、中欧班列网四网融合,形成了全球最大多式联运体系。对内,支撑统一大市场,要素流动不再受行政区划束缚;对外,班列成为全球供应链的“稳定锚”,使其在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保持韧性。交通先行,实质是制度创新先行,比如以“一单制”“快速通关”撬动贸易便利化整体跃升。

最具温度的,是铁路对“人心”的抵达。湘西十八洞村通高铁后,村民把吊脚楼改成民宿,一年收入抵过去十年;黑龙江抚远通过返程班列进口俄罗斯木材,小镇家具厂订单排到明年。当“早上在村里择菜、中午在城里接单”成为新生活,交通就真正成了共同富裕的加速器。

从“走得了”到“走得好”,从“通不通”到“便不便”,中国铁路用十年完成了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,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: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下一步,铁路部门还应该在票价可负担、服务适老化、信息无障碍等细节上持续用力,让每一次出发与抵达都饱含尊重与暖意。

当列车穿过城市与村庄,呼啸声里不仅有速度与激情,更有亿万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“中国心跳”。保持这节拍,“中国号”列车必将行稳致远。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
line
Copyright @2010- home.jikefix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极客之家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3007381号
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,只供网交流所用、所有权归原权利人,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告之,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!邮箱:bgm1231@sina.com